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關鍵病理新機制揭示
2025-06-09 科技日報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姚永剛、張登峰帶領團隊,攜手解析了阿爾茨海默病小鼠脈絡叢在發病早期的細胞和分子病理變化特征,為其發病機制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并有望推動早期干預策略的研發。相關研究成果……
>>詳情能自愈可拉伸的晶體管電路問世
2025-06-05 科技日報韓國成均館大學、基礎科學研究所(IBS)等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制造柔性電路的新方法。該方法制造出的電子元件可以拉伸且能自行修復,還能擴展組裝成高性能可穿戴設備和可植入設備,有望為監測、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開辟全……
>>詳情首個國產九價HPV疫苗獲批上市
2025-06-05 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廈門6月4日電(記者付敏)記者4日從廈門大學獲悉,近日,由廈門大學、翔安創新實驗室夏寧邵團隊和萬泰生物聯合研制的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大腸埃希菌)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這是我國首個國產九價HPV疫苗……
>>詳情國產創新藥厚積薄發 頭部企業將主導行業變革
2025-06-05 證券日報美國當地時間5月30日至6月3日,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該年會上,有70余項中國原創研究成果入選,中國專家的發言數量再創新高。在此背景下,中國創新藥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詳情回聲定位哺乳動物海馬腦區基因調控趨同機制揭示
2025-06-03 科技日報在漫長歷史中,至少有蝙蝠、齒鯨、豬尾鼠等5個遠緣哺乳動物類群獨立形成了回聲定位的本領。盡管這種能力依賴的聽覺系統和神經處理機制在不同物種中高度特化,但展現出驚人的功能相似性,是研究自然選擇如何重復塑造復雜性狀的理想模型……
>>詳情昆蟲也“冬眠”?我國科學家在昆蟲滯育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5-06-03 科技日報2025年5月30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詹帥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了題為“Functional polymorphism of CYCLE underlies diapause variation in moths”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核心生……
>>詳情AI“看字斷病”識別帕金森患者
2025-06-03 科技日報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工程》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裝有磁性墨水的人工智能(AI)筆可準確“看字斷病”,用于輔助檢測帕金森病的早期癥狀。該設備通過神經網絡輔助數據分析,能識別帕金森病患者與健康人群書寫特征的差異……
>>詳情超靈敏量子生物傳感器能“潛入”細胞讀信號
2025-05-29 科技日報將超靈敏的量子傳感器置入活細胞中,用于追蹤細胞變化、早期發現癌癥和其他疾病,是當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最近,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全新的金剛石量子生物傳感器,不僅能順利“潛入……
>>詳情